中国国药疫苗与科兴疫苗问世后,大陆就积极向全球输出疫苗,按大陆官方近期统计,中国目前已向全球供应破一亿剂次,正向80多国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并向40多国出口疫苗,在「疫苗外交」上抢占先机。
而WHO于7日批准中国国药疫苗紧急使用后,国药先是表态将扩大年产量至30亿剂,大陆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昨日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更表明,中方将向新冠疫苗实施计画提供1000万剂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进一步提升中国疫苗在全球「市占率」意图不言可喻。
只是光靠「衝量」远远不够,北京如今正透过「技转、研发」等做法,扩大中国疫苗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中国一方面透过国内的生技药厂积极与国外疫苗大厂合作,在大陆完成疫苗核心原料代工后,又出口其他各国完成生产;比如首批在中国生产的英国AZ疫苗核心原料,今年2月时就运抵巴西完成生产最后阶段。
另一方面,中国更直接透过「技转」方式,让中国疫苗落地第三国生产,将疫苗外交效益最大化。举例来说,中国科兴公司与埃及政府合作,在埃及当地直接生产科兴疫苗,最快6月下旬就可问世;这些疫苗不只用在埃及民眾身上,剩余部分还将出口至非洲国家。而这类「中国疫苗在地化」的做法,相信未来会在更多发展中国家遍地开花。
北京的如意算盘很清楚,在美国积极介入下,中国要打赢这场疫苗外交角力赛下半场,如果单靠大量输出中国疫苗「守成」那是远远不够,而是必须藉由研发、技转的「复利效应」攻城掠地,继而串起「生产─研发─技转」的全球疫苗产业供应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