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金融评论8日刊登朱隽文章,探讨如何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朱隽表示,目前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货币特徵,但与主要货币仍有差距,人民币在国际的地位与大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体量并不匹配,中美脱鉤等状况之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
朱隽指出,当前行动支付、数位货币等迅速发展,各国关注金融科技会否推动国际货币体系重塑,未来一段时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关键,政府需要成为其中助推器。金融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特色很可能影响货币的跨境使用,大陆在行动支付也领先全球,应与国际监管当局沟通,推动人民币在跨境零售交易使用。
在另外一块金融科技热点数位货币方面,朱隽提到,大国围绕数位货币展开竞争与合作,大陆要把握住数位人民币的先发权,率先探索与扩大数位法定货币试点,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并主动让民眾了解到这种新生事物。
朱隽尤其强调,目前数位人民币重在当地零售支付的效率,尚无跨境支付方面的安排。但跨境支付是影响他国储备该货币的重要因素,若其他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推出的数位货币可用于跨境支付,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所以也要密切关注各国央行的动态。
此外,朱隽还称,大陆在大宗商品的议价能力较强,应以此为突破口来加大人民币计价与结算的影响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