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小企业快筛需求,中小企业总会理事长李育家指出,即使有快筛试剂,光伸进去员工喉咙15公分,就很难自己来处理。盼政府应该成立企业快筛示范平台,给予资源跟知识协助。
科技大厂产线纷纷传出员工或移工中镖,影响营运,传产中小企业也忧心忡忡,想快筛又没有资源。中小企业总会理事长李育家就抱怨,大企业厂区员工数多,或是有的有自己合作医药单位、合作学校,自办快筛不缺资源。但是中小企业没有这个能耐。
他呼吁中央或地方政府要出面协助,设置一个企业的快筛平台,提供有需要厂商支援或是示范。其他像是提供合格快筛厂商名单、医药人员等,都会是中小企业需要的。
不过,对快筛需求产业公会看法不一。机械公会表示,虽然会员多数是中小企业,但多数认为保护好自己就好。站在公会立场,如果政府可以主动派出快筛队到厂商厂区内,这是最好的。
政府智库工研院为避免产业断链,去年7月即成功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定性系统「疫开罐」,这只有可乐罐大小、携带便利的检验器,40分钟内即可得到结果,原盼能广为应用在边境、普筛,不过相关人士坦言,受限医事法规限制,难普及企业。
不过面对京元电子苗栗竹南厂爆发群聚感染,疫情严峻,为避免重蹈覆辙,富邦金开全国先例,成为第一家自行实施快筛的企业,台北市长柯文哲8日公布北市「企业快筛原则」,规定企业执行快筛时,须由医事人员操作,且快筛结果须通报卫生局,若有单位隐匿,违者可罚9万至45万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