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日前报导广东台山核电厂疑似辐射外泄。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16日公开释疑指出,据监测结果显示,核电厂周边辐射环境水平未见异常,没有发生泄漏,同时强调,并未批准提高核电厂外辐射检测的可接受限值,相关报导均不属实。
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公开表示,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日前在运行过程中,监测到反应炉一迴路冷却剂的放射性比活度(即单位体积或重量中所包含的放射性量)上升,但仍在《核电厂运行技术规格书》规定的允许稳定运行范围内,符合保障核电厂运行安全要求之技术规范。
据指出,1号机组一迴路放射性水平增高,主要与燃料棒破损有关。因燃料制造、运输、装载等环节不可控因素影响,核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少量燃料棒破损,难以避免,是举世核电厂常见现象。
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炉心共有6万多根燃料棒,推算燃料棒包壳破损数量约有5根,占总数不到0.01%,远低于设计中假设燃料零组件最大破损比例(0.25%)。
核安局称,「一迴路放射性水平增高」与「放射性泄漏事故」是完全不同两回事。一迴路在反应炉内部,只要作为放射性包容屏障的反应炉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和安全壳密封性均满足要求,就不存在放射性泄漏问题,这两道实体屏障是安全的。
核安局指CNN报称「为了避免停炉,核安局批准提高台山核电厂外辐射检测的可接受限值」,是概念错误,也不属实。核安局审批的是化学与放射化学技术规范中,反应炉冷却剂惰性气体放射性比活度的相关限值,用于运行管理,与核电厂外辐射检测无关。
下一步,核安局会持续严密监控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一迴路放射性水平,加强现场监督和环境监测工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