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食药署6月10日公布紧急使用授权(EUA)通过标准,决定採用头对头(Head to Head)的方式审查国产疫苗,只要国产疫苗所产生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不逊于AZ疫苗即可放行。不过专家质疑,食药署的研究方法欠缺随机分派的比较,不符合国际规则临床试验,可能无法看出真实结果。
台大医学系教授黄韵如表示,食药署订出的免疫桥接研究设计,可看出是跨越不同的研究群体,其中国产疫苗的试验对象为一般民眾,但AZ疫苗的研究对象却是有暴露在不同病毒株的医疗前线,由于两研究的本身母群体就有差异,因此实际上能「桥接」到何种程度,目前未知。
黄韵如指出,严谨的研究方法应是对同一个母群体进行比对,例如高端招收超过3700名受试者,当中包含700名65岁以上年长者,这时候如果将65岁以下受试者拿来与65岁以上做比较就没问题,但食药署另外招收200名接种AZ对照组,原先就不属于高端试验中的母群体,就算将两者数值拿来对照,也只能得到观察性结果,因为母数、族群根本不同。
除研究设计外,黄韵如也说,进行实验的实验室是否相同也很关键,若要设计桥接研究,就必须将每间实验室的操作时间、测试方式都先标准化,最好是统一在固定的实验室用固定的实验方法进行,而且实验室也要经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认证,以确保SOP的控管,但这些内容却无法从食药署公布的资料中得知。
黄韵如说,台湾在二期仅完成一半就进行EUA审查是全球首创,若要校正这样的研究方式,至少要加入自然感染康復者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数,而且是同一个临床试验中的内部校正,而非跨临床试验的外部校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