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趋缓,民眾期盼能尽早解封,但迎来的却是一个被讽为2.99级警戒的「微解封」,不仅民眾看得一头雾水,第一线执行的地方政府更是无所适从,13日上路恐引起大乱。台湾在三级警戒下,民间有如压力锅,面对庞大的民怨,中央不敢面对,直接甩锅给地方承担,包括先前购买疫苗、万华是疫情破口到残剂预约,指挥中心根本已成为卸责中心。
近日国内疫情虽然趋缓,民眾也急欲恢復正常生活,但疫情威胁仍在,绝不可轻忽,各国也再度出现疫情回温的状况,以邻近的日韩为例,这一周的确诊人数几乎翻倍。事实上,多数地方首长也认为,目前仍不到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但面对高涨的民怨,指挥中心不选择正面承担,反而是不负责任,继校正回归之后又创个「微解封」新名词,让地方政府、商家业者和民眾乱成一团。
中央指引说明,家庭聚会仍限制在5个人以下,但却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学校、补习班不能开,但可以进健身房和陌生人一起运动,甚至能组9人旅游团出门趴趴走,搞到民眾雾煞煞。
不只如此,餐饮业能否内用,各县市标准不一,民眾想吃个饭,还要先查一下身在何处,否则就可能无处坐下用餐或挨罚;至于电影院就更好笑,北市电影院可以营业,但过个桥到新北,电影院就得关门,难道一水之隔,病毒就不会感染了?
指挥中心顺风球打习惯了,总是「有功我揽,有麻烦你担」,天下太平所有事都中央说了算,足迹不能公布、疫苗不能自购,但疫情失控后,只剩下甩锅和卸责,买不到疫苗就是大陆阻扰,地方政府和民间自愿採购,却是百般阻挠;残剂可以打,但请地方自己想办法。现在一个「微解封」再次造成县市政府、民眾大乱,真不知道,指挥中心究竟是「解封」,还是「解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