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衝击,各项经济活动受创严重,台北市长柯文哲14日公布5月至7月的纾困措施再升级,承租公有场所作营业用将减租75%,作住宅使用如社宅等,减租30%优惠,但议员王鸿薇质疑,北市从5月到6月底,住宿及餐饮业竟只314家获得减免,难道市府为善不欲人知?
据北市府统计,大眾运输量进入三级警戒为过往的4分之1,台北捷运与公车平均运量降幅高达77%、75%,考量人流影响金流,加上业界人士屡屡陈情,才让柯文哲决议扩大5月28日推出的短期纾困措施规模,并视疫情滚动修正。
财政局长陈家蓁表示,承租市有场所作营业用者,减租比例由50%调高至75%,作住宅使用如社宅、国宅等,则全面减租30%,预计将有近2万户受惠。除餐饮业禁内用外,运动场馆也被禁止开放,因此禁内用的营业用房屋税,将由3%降为2%,延税申请也将延长至明年6月。
虽然市府政策立意良善,但王鸿薇质疑,市府明定业者因疫情缩减营业面积,可申请降低房屋税,但北市登记的住宿及餐饮业公司行号共有1万1474家,但实际受到房屋税减免的业者,竟只有314件,等于只有2.7%的住宿及餐饮店家受惠,多数店家只能停业止血。
对此,北市税捐处表示,针对政府公告停业场所,北市府皆有掌握并主动予以降税,而餐厅因禁止内用规定受影响,民眾须依实际影响面积自行申请,目前已受理逾800件,市府会从宽认定,若7月26日解除三级警戒,业者在结束后30天内都可申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