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已花费大笔预算购买疫苗,如今自购到货的疫苗数量,相较国际及企业捐赠少得可怜。不同于鸿海、台积电採购BNT,第一时间就发布重讯,公布每剂採购价为30美元,蔡政府至今多次以国际契约有保密条款为由,无法公布疫苗採购价,试问难道鸿海、台积电疫苗採购就不是国际契约吗?蔡政府在疫苗採购愈是试图掩饰,愈令人质疑当中有猫腻。
根据立委估算,指挥中心已花费67亿元採购疫苗,但实际只有10亿元买国际认证疫苗,剩余的40、50亿元流向成谜,即便这段时间在野党不断提出质疑,蔡政府从阁揆苏贞昌到指挥官陈时中等人,始终以国际疫苗採购有保密条款,盖下黑布遮掩,难道是国际疫苗买贵,或是大笔预算都用来押宝国产疫苗,所以蔡政府闭口不谈?
疫苗国际契约签有保密条款,这不仅被蔡政府视为保命符,更是民进党政府欲盖弥彰的铁证。试想,如果国际契约真有保密条款不得公布疫苗价格,为何民间企业购买的BNT疫苗,就能在第一时间公布,难道民间企业的疫苗採购案不是国际契约,执政党的逻辑完全不通。
即便国际契约确实有签订保密条款,为何政府採购国产疫苗也要保密,莫非坐实外界的质疑,政府透过黑箱作业,把大量疫苗採购预算都用来押宝国产疫苗,导致国际疫苗到货短缺,所以才不敢公布真相。
政府採购疫苗不利,让民间企业、团体看不下去,跳出来表达愿意採购疫苗捐赠给政府,过程中政府不仅百般阻挡,还要求民间买疫苗要公开透明,结果政府从疫情破口的3+11会议,到疫苗的採购内容,却是自己最黑箱。如今契约签订保密条款已无法说服外界,若政府坚持不愿把疫苗採购说明清楚,就证明必有见不得人之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