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公司2020年抢发公司债量,总量狂飙1,598亿元,为长期以来平均年发行量的三倍,且创单一年度发债新高,但2021年发行量急冻,上半年仅175亿元,低于长期平均300亿元的水准。

根据柜买中心统计,上半年金控公司发行公司债,包括开发金控40亿元、元大金控50亿元、中信金控65亿元及玉山金控20亿元,合计总量仅175亿元。

与去年金控发债大爆发,全年1,598亿元、半年约是799亿元相比,显现急冻的现象。券商主管认为,应是去年抢发后,资金需求几乎全部到位,且变种病毒疫情反覆,不确定性未除的考量。

券商主管表示,观察长期以来15家上市柜金控公司,平均每年发行的公司债总量约是500~600亿元,即半年平均为250~300亿元。虽然上半年有农历年季节性因素,及财报发布前的发债空窗期,发债量通常低于下半年,但今年上半年低于200亿元,仍是相对低量。

统计上市柜金控公司每年公司债发行量年增减幅度不大,例如2019年为510亿元,2018年为512亿元,但2020年爆天量一举衝破千亿元大关,更较市场预估的1,500亿元超出近百亿元。

券商主管指出,主要是疫情严重衝击经济,各国央行全面降息及启动无限量化宽松(QE)救经济,我央行也在3月底调低政策利率,重贴现率来到1.125%的史上最低,市场利率全面探底,创造史上最便宜的发债筹资时机。

资金泛滥成灾全球流窜,市场利率低无可低,发新债还旧债非常划算,各金控公司当然是发好发满。但券商主管认为,去年台湾疫情控制好,年底疫苗问世,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就可迎接疫后经济重新起飞利基,金控公司就算旧债不多,也顺势进场发债,取得史上最低成本资金,做为疫情后衝刺业务的充裕资金。

金控财务长强调,以中长期资金来说,去年发债的低成本,实为史上首见,可说「借到赚到」,达到将短期资金转换为中长期资金的效益,及提高财务报表资产品质。也由于去年规画的资金全数到位,今年需求相对大降,发债量急冻。

#资金 #金控 #券商主管 #发行量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