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新冠疫苗通过紧急使用授权(EUA),儘管政府一再宣布没有护航,却是完全照着蔡英文总统之前宣称「7月底」开打的剧本走。这波疫情从防疫到疫苗政策错漏百出,民怨已在溃堤边缘,行政院想拿振兴券来拢络人心,只是撒了钱熄得了人民的怒火吗?
台湾民意基金会日前公布调查,连任以来民调居高不下的蔡英文总统,6月声望已出现死亡交叉,创下23个月来新低;行政院长苏贞昌及其领导的内阁团队更面临上任后「空前最强烈的不满」。
虽然民进党认为,现在疫情逐渐趋缓,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也改善,加上疫苗陆续到货并接种,大幅降低民眾不安,民调可望逐步回升,但真的是这样吗?
从民调来看,这一波疫情,执政团队流失的支持者包括学歷较高的知识分子、年轻人和中间选民三大族群。蓝绿在全台各地都拥有基本盘,2018年地方选举,这三大族群将他们对政府的不满转向支持蓝营候选人,让当年地方选举蓝营大胜;2020年总统大选,蔡政府操作反中议题得分,这三大族群再度转回支持绿营。
但从5月起,诺富特饭店和全台各地开始爆发大规模确诊感染,政府过去「超前部署」的谎言被一一戳破,过去蔡英文总统宣称「都有准备,都很充裕」的收治场所、医疗物资、筛检设备、疫苗,全都不足,医护人员忙到爆肝,但确诊患者等不到病床,让台湾宛如炼狱,陷入长达1个多月的「黑暗期」,让这三大族群的支持度明显流失。
最让知识分子失望的是政府的疫苗政策,疫情爆发初期,国人等着疫苗救命,但政府声称「已採购」的疫苗迟不到货,还力阻民间採购,但小英5月要求国产疫苗7月底开打,高端新冠疫苗7月18日就通过紧急授权审查,要说没有政治因素,谁能相信?
鸿海、永龄基金会、台积电与上海復星达成BNT疫苗採购合约后,绿营和政府忙着抢功,但不要忘了,在鸿海创办人郭台铭5月下旬表明要买BNT疫苗时,蔡英文5月26日就强调「疫苗购买都必须由中央统筹」,之后卫福部更设下要有「原厂採购授权书」来卡关。
如果不是因为民怨炸锅,郭董「衝冠一怒」扬言要面见蔡英文,直接揭露买不买得到疫苗取决政府态度的事实,恐怕此事就将不了了之。
BNT是唯一能在18岁以下族群身上使用的疫苗,民间完成签约后,中央疫情指挥官陈时中表示将优先保留给学生使用。既然这疫苗对年轻族群这么重要,政府不仅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到,还对民间採购一再刁难,也难怪会流失年轻人的支持。
2022年的地方选举在即,执政党想挽回这三大族群的急切可想而知,但「海水退潮就知道谁没穿裤子」,无论是防疫还是疫苗政策,绝不容政府拿国人的健康作政治筹码,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