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长吴钊燮昨宣布将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欧洲国家第一个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不过国民党立委陈以信则认为,不是两国正式建交,不必当成外交重大突破,更要小心大内宣过头,恐重演「盖亚那事件」;他更质疑,此次称谓用「Taiwanese」似乎降格以求。
陈以信肯定此事是正面发展,但他分析背后主要是立陶宛的新政府希望扩大东亚地区经贸外交新政策,在东亚各国多设代表处,盼与台湾提升经贸关系。目前立陶宛跟中国大陆的双边经济发展相当有限,还宣布退出中国大陆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
他认为,这次不是两国正式建交,政府用不着说成外交重大突破,重点在争取实质的经贸关系,若宣称为「突破」,意义不大。他提醒要注意反效果,避免大内宣过头,反而重演今年2月初「盖亚那事件」(盖亚台湾办公室生变)。
陈以信另质疑,蔡政府上次在索马利兰设代表处用「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此次却用「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政府虽大肆强调外交突破,但作法似乎降格以求,背后是否是来自于跟立陶宛的政治妥协,政府须说清楚原委。
陈以信并批评,蔡政府任内连续断掉7个邦交国、退出两个国际组织,还无法用中华民国为名,替中华民国拓展正式外交关系,蔡总统的外交成绩单是歷任总统最差,比不上前总统马英九、陈水扁。
政大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奎博表示,增减驻外馆处应该有相关评估作为行动基础,马英九政府从经贸关系、核发护照与签证数等去评估,比较客观、不会有争议。但有时候增减馆处会以执政者的政治考量为主,这次立陶宛设处可能就是蔡政府的政治考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