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击百工百业面临断炊,苏贞昌内阁仍坚持不发现金,要印振兴券,重点在政治考量,因为振兴券拿在手上,人民才会感谢政府,政府可做一波大内宣。但有多少人民生计在这些算计中被牺牲?

《纾困振兴特别条例》追加4200亿特别预算,等于国人每人负债将增加1.8万。政府举债很乾脆,但是以纳税钱发现金给人民纾困,却故作坚持,不乾不脆,硬是要发振兴券。

事实上,若非政院调整「3+11」防疫隔离政策,何以会出现5月防疫大破口?在疫情爆发后,所谓「防疫国家队」被看破手脚,不仅防疫资源左支右绌,且危机处理系统完全没有建立,去年因超前部署抢下来的时间,苏内阁都在做什么?

从大饭店、旅行社到小商家的经济都已快断炊,不少服务业不是歇业,就是永久停业,政府当务之急是赶快把救命钱交到民眾手上,但行政院还以「效益评估」为由,宣称还得再规画,而且恐是打算採发放振兴券方式,而非普发现金。

对一向好大喜功的苏内阁来说,「效益评估」恐怕不是真正考虑的原因,如何从中「刷存在感、大内宣」才是这个政府在乎的事。

去年三倍券刚上路那阵子,苏贞昌拿着撞球杆站在第一线说明怎么用、多好用,对比本土疫情爆发后,苏贞昌减少出现在公眾面前,疫情趋缓后,阁揆又开始频频出现,令人唏嘘,政治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受苦的,最终是百姓。

#苏贞昌 #发现金 #救命钱 #振兴 #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