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上任后为推动无现金支付,2017年斥资超过3千万设置「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并与电子支付业者合作,提供41项公共费用收缴服务,不过,最新出炉的109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有6项公共费用上架后,收缴单数至今仍「挂蛋」、成效不彰,应提升平台使用效益。
台北市109年度审计报告指出,「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收缴总金额及占比虽有上升趋势,但41项上架公共费用项目中,商业处的公商登记罚锾、产业发展局的杂项收入及租金、公共运输处(捷运公司代收)的捷运违规罚锾、中正区户政事务所临柜户政罚锾及动产质借处的临柜质借本息等6项费用服务,从上架后至今无交易纪录,收缴单数全数「挂零」。
审计报告更点名,地政局的地政登记规费、誊本规费、测量规费及罚锾等4项,仅2017年上架时有交易纪录,2018年至今均无交易纪录,要求资讯局应加强推广,提升平台使用效益。
此外,审计报告中还揭露,收缴金额前2名业者为「街口支付」和「悠游付」,属民眾较常使用的智慧支付业者,但上线率(电子支付业者提供代收项目÷智慧支付平台公告有效代收项目)却仅56%,要求资讯局改善检讨,提升上线率。
北市资讯局表示,智慧支付平台是提供民眾可使用支付业者的缴费通路缴付市府公共费用所设置,包括收缴金额及单数呈逐年上升,在成效上已有进步,而部分费用项目交易单数较少,与费用的性质及客群有关联,北市将持续加强服务推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