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在台消金业务出售,据悉已完成第一阶段「报名」,目前正进行第二阶段「实地查看」,相关人士透露,国内大小银行全部都填好报名表,已完成查看的银行透露,未来进入最后的「出价阶段」,推估应是新台币600亿元起跳,甚至可能衝高至800亿元。
银行消金主管预期,中大型国银想透过买下花旗消金,主要是想一举甩开其他银行,例如中信和国泰世华都有这种可能性;至于富邦因为才刚合併日盛、台新併了保德信人寿,出价机率相对较低;另一种则是中小型银行想从落后一举翻身衝进领先群,其中又以公股银机率偏高。此外,也不排除同为外银的星展、渣打或滙丰出手。
银行消金主管表示,以花旗在澳洲消金业务最新成交价,即8.8亿美元(约新台币246亿元)卖给澳洲国民银行来看,粗估花旗在台消金业务,超过澳洲规模的一倍以上,且相较于本国银行,花旗的消金户长期以来具有高业务献度,尤其财管户业务相对优质的高资产,「大家都预期,只要一买下花旗消金,等于挂了超跑引擎,直接拿金牌,至少也可衝至前面的领先群」。
「根据目前传出的行情,应该就是600亿元起跳,如果抢得太凶,甚至可能飙破800亿元」,银行消金主管指出,若用新台币匯率目前约27.8元上下估算,将是21~28亿美元之间。但以目前花旗提供查看的资料,内容非常的概略,并没有预期中的相对详细资讯,其实要决定出价多少并不容易。
以信用卡及财管二大消金业务来说,银行消金主管认为,花旗信用卡的活卡率及签帐金额双高,但获利主要是来自将循环余额,透过一套独有的作业模式,转换至信用贷款,平均获利应有7%以上,但却是国内银行难以复制的模式,这是国银买下来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另外,从花旗品牌转换成国银品牌,也难免出现流失潮,就算少三成也很平常。
银行消金主管强调,影响更大的是财管业务,花旗以全球的超大型跨国金融集团,外币成本低的优势,是国银绝对没有的条件,也代表财管户相关的外币获利率必将明显下降,不排除大量高阶财管户可能大量出走至其他外银,有多少会留下来,实难预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