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7月1日庆祝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后,随即连续重棒祭出社会改革政策,围绕在少子化、人口老化、分配平衡的核心议题,政府对「医疗、教育、住房」这三个关系民生基本服务的「三座大山」,提出强而有力的改革计画。这些社会改革的方案,虽然是针对中国国家发展无可逃避的挑战,不过由于政府的改革手段来得又急又快,长期的效果尚未显现,短期的衝击却造成国内经济与区域金融市场的大地震。

担忧北京当局的社会改革对台湾造成意外的衝击,或许是杞人忧天的过虑,但是来自金融市场的警讯又告诉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密切观察过去两个月连珠炮般提出的各种改革政策的施行力度,主动积极施打预防性的疫苗,筑好具有保护力的防火墙,可能是我们政府与个人都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

中国是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当然不可能从单一事件来解读所有的变局,光以近期中美大国霸权争夺的对立情势毫无减压的迹象,日前塔利班顺利取得阿富汗政权,美国与中国各自在亚洲揪集盟友举行大型军事演习,或是美国拜登总统即将在8月下旬公布的武汉病毒溯源报告等,这些迫在眉睫或是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风险事件,对亚洲乃至全球的平衡所带来的威胁,就是难以预测的变数。

另外香港金融市场的变化也不能轻忽,北京收紧香港政治空间大局已定,比较不确定的是欧美外资正在从香港撤退,投资的股权、在香港营运企业的控制权、乃至金融与贸易专业人士都在同步换手,香港政府在6月底公布的人口统计可以看出,过去一年,香港人口减少8.71万人,其中自然减少11800人,从大陆移入香港13900人,另外有89200香港居民「净移出」。除了人口之外,今年7月29日,管理香港盈富基金(Tracker Fund of Hong Kong)的道富环球(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Asia Limited)正式修改章程,禁止美国自然人与企业购买任何盈富基金单位,则是香港金融资产转手的里程碑。香港摆脱英美势力的影响,真正回归中国,人与资产移转必然会影响全球的金融安定,而台湾位于中国与香港旁边,也必然直接受到衝击。

排除这些外交军事与香港的变数,北京推动重大的社会改革也对中国国内与周边国家带来连动性的衝击。今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2020年全中国仅有1200万名新生儿,比2019年的1465万下降了18%。面对老龄化与少子化,大陆自2016年结束长达30年之久的一胎化政策,但是2016年还有1800万名新生婴儿,放弃一胎化短短四年,2020年婴儿出生数目竟然比2016年爆减600万人,这个警讯获得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各相关部会也立即进行全面的检讨并且提出对策。

显然在惊人的人口普查数字出来后,北京政府强化了改革的力道并且加快了速度,例如针对补教界攫取暴利、在美国与香港股票上市创造巨额资本利得等现象予以导正,原本就是既定的政策方向,但是要求所有课外辅导机构都成为非营利机构,则对现有补教产业带来全面推倒重组的效应,驯服校外补习教育的政策,不只造成上兆元的股权财富损失,连带往来银行的金融体系遭受衝击,也造成数十万从业人员与补教老师就业移转断层,对依附在补教业周围的相关商家的伤害更是难以估算。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房价高企,生活费用上扬,乃至孩童教育费用的无止境上扬,当然是造成年轻人不愿生育的重要因素,不过少子化现象是各国的通病,日本从1992年开始推动扭转少子化的政策,不论是房价控制、政府生育补助、初生婴儿时期的育婴假、乃至企业提供托育等福利,堪称动员全国的力量,但是日本的新生儿出生数并没有实质扭转。台湾与韩国也是同样的现象,显现政府政策虽然对症下药,但是年轻族群重视个人生活品质,为了每年重要的国外旅游而不愿被婴儿羁绊等生命价值的终极抉择,使得政策事倍功半而且不容易看到时效的经验,值得北京政府参考。

我们了解对一个人口14亿人的大国,社会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力度必须强大,不过北京推动社会改革的三座大山医疗、房地产、教育,外加对互联网巨头的整编,必然带来强大的煞车、急停、转向的衝击,彻底改变既有的产业秩序,即使是当今的产业龙头也可能瞬间消失。台湾与中国的经济贸易互动密切,资金流动频繁,供应链互为表里,三座大山的社会改革必然会给台湾带来方方面面的衝击,相较于医疗、房地产、以及互联网产业秩序重整,补教界的改革与台湾关系最小,可能只是暖身的小菜,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改革的后续发展,设法趋吉避凶做好防护工作。

#香港 #社会改革 #中国 #金融 #衝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