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中央5部委20日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规定汽车数据处理者因业务需要,须提供境外重要数据时,要求应当落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不得超出出境安全评估结论、违规提供境外重要数据,并在年度报告时,补充报告相关情况,新规将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大陆网信办、发改委、公安部、交通部等部委,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领域,推出针对性规章制度,称是为明确汽车数据处理者的责任和义务,防范、化解汽车数据安全风险、保障汽车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保护个人合法权益所需。
《规定》强调,处理汽车重要数据活动,应当依法遵守境内存储规定,加强重要数据安全保护;落实风险评估报告制度,积极防范数据安全风险;落实年度报告制度要求,按时主动报送年度汽车数据安全管理。
《规定》要求汽车数据处理者在展开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中,要坚持「车内处理」、「默认不搜集」、「精度范围适用」、「脱敏处理」等数据处理原则,减少对汽车数据的无序搜集和违规滥用。
《规定》明确汽车数据处理者应当履责、充分保护个人资讯安全和合法权益。处理敏感个人资讯,应单独取得同意,满足限定处理目的、提示搜集状态、终止搜集等具体要求或合法、合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等其他要求。具有增强行车安全目的和充分必要性,方可搜集指纹、声纹、人脸、心律等生物识别特徵资讯。
此次立规一般被认为与大陆网路叫车巨头「滴滴出行」有关。滴滴APP于7月被大陆国家网信办勒令下架,大陆网信办当时表示,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对「滴滴出行」实施网路安全审查。大陆舆论也盛传,滴滴是因6月底打算在美国市场IPO,泄露涉及国安的道路交通敏感数据给美国,因而被整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