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提名职业外交官伯恩斯出任悬缺10个月的驻中国大使,伯恩斯曾任国务次卿、驻北约、希腊大使,精通法文、希腊、阿拉伯语,虽然曾主管亚太事务,但并非传统的「中国通」,中外媒体、学者专家对此任命多採正面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秘书长刁大明表示,此一提名意味着拜登政府的对中政策,已跳脱双边关系框架,而放置在全球框架下制定,凸显中国事务的重要性。
美国之音评论,27年外交生涯始于雷根政府的伯恩斯是善于谈判的外交老兵。丰富的谈判经歷,让伯恩斯习惯了艰困的外交战线,练就刚强意志。任国务次卿时,伯恩斯也直接参与了对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以及与中国有关事务。
美国《外交官》杂志分析,伯恩斯被提名说明拜登为重振美国外交,优先考虑职业外交官的专业技能。
与拜登核心圈 关系密切
刁大明认为,中美关系中盘根错节的议题很多,若出现必须第一时间回应、管控的议题,职业外交官能够较为稳健地应对,以避免造成更大的风险。
不过,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实力项目主任葛来仪在CNN指出,胜任驻中大使一职,仅靠专业的外交技能尚且不够。「对大使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与总统保持良好关系,并且有能力与总统及其身边关键人物直接沟通。」
美媒Axios分析,新任驻中大使不仅需要与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密切合作,还需与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凯瑞就气候问题协调对中立场。
伯恩斯的另一优势,便是他与拜登身边的核心「小圈子」关系密切。他是拜登竞选团队的外交政策顾问、与布林肯、沙利文等民主党外交政策圈内人有密切工作联繫。
护印太盟友 与中国竞合
CNN分析,从伯恩斯今年以来就涉中问题表态来看,他一方面强调中美关系的竞争性,同时也对与中国合作保持开放态度。
伯恩斯2月底在美媒The World全面阐述对中政策优先事项称,美国首先必须从贸易领域出发,向中国施压。同时要藉由竞争,保护印太盟友,维持该地区自由开放秩序。此外,就政治体制、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性与竞争性,尽管美中关系存在挑战,他仍呼吁在符合美国利益时,与中国合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