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陆经济成长放缓的压力加大,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再放宽的预期也不断升高。大陆官方重要智库、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副主任曾刚表示,在市场有需要的情况下,年内进一步降准或降息都是可选择的操作,降准的机率会更高一些。

大陆7月包括消费、投资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普遍增速下滑且远不及市场预期,市场忧心经济復甦步伐已然放缓。最新的8月份官方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不仅双双跌至18个月新低,非制造业PMI更跌破荣枯线,外界担忧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恐远胜预期。市场正密切关注15日官方将公布的8月份主要宏观数据,或将牵动货币政策调整。

中国证券报6日刊出专访内容,曾刚表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必须随时根据经济和金融市场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他认为,进一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甚是下降政策利率皆有可能。

至于为何降准的可能性较大,曾刚解释,一是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改善市场流动性的效应更为直接,而且降准可有效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在「宽信用」层面,可激励银行加大资金投放、降低信贷成本。二是随着外匯占款增速下降,基础货币供给机制转换,适度下调法定存准率可为中长期的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曾刚并称,当前在经济整体继续回温的同时,存在结构失衡的隐忧,宏观调控开始朝向跨周期调节。他认为,未来货币调控的着力点在两个层面。一是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融资成本下降、助力实体经济。二是加大结构性政策力度,包括向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低成本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特定主体和领域;完善监管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科创、中小企业、绿色金融等的支援力度等。

除了NIFD,近期多位专家也先后预测年内还有降准的可能。路透报导,渣打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8月底曾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第四季可能再降准两码(0.5个百分点);澳新银行中国市场经济学家邢兆鹏更预测2021年第四季和2022年第一季将分别降准两码。

#流动性 #货币政策 #下降 #曾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