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甫完成的统计指出,我国「隐藏性失业」于7月升至17.2万人,创下金融海啸之后、最近11年新高,显示这一波疫情导致工作机会减少,已使得暂时不找工作的人明显增加,由于劳动意愿降低,也使得劳参率连续三个月跌破59%。

国势普查处处长陈悯表示,自去年疫情以来,由于工作机会减少,美国、日本、韩国的劳参率都明显下滑,美国由前年63.1%降至去年的61.8%,南韩也由63.3%降至62.5%,去年我们的劳参率没有太大变化,但今年5月以来由于疫情升至三级警戒,退出劳动市场的人明显上扬,因此劳参率连续三个月(5~7月)跌破59%。

劳参率的下滑,反映的是退出劳动市场的人数增加,主计总处官员表示,三级警戒以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艺术及休閒娱乐等内需型服务业受到很大的衝击,因场所歇业而失业的人数也因此大增。事实上,这些行业歇业所释出的人力可分两类,若愿意等待情势好转重返工作岗位者,属于失业者,若不愿等待而退出劳动市场者(暂时不找工作)则属于非劳动力。

主计总处官员表示,自5月三级警戒以来,除了失业人数增加,退出劳动市场的人数也上扬,这除了反映在劳参率的下滑,也反映在隐藏性失业人数的上扬(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隐藏性失业由4月的15.2万人,升至7月的17.2万人,这个数字创下金融海啸之后,2010年以来最高,显示暂时放弃找工作的人在这两、三个月快速增加。

不过,陈悯也表示,随近来国内疫情好转,商业活动渐恢復,这些退出劳动市场的人可望重返原来的工作,因此劳参率应可望回升。相关官员表示,本周将公布8月份失业率,随经济情势恢復,劳动指标可望改善,过去两个月跌破59%的劳参率应该也有机会又回升至59%的水准。

#退出 #隐藏性失业 #疫情 #找工作 #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