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加强执行「能耗双控」,限电停产一刀切,造成产业链鸡飞狗跳,市场对此眾说纷云,法人综合研判情境三部曲,首先登场的是抢料潮再起,接着在产能降载限产下,中方掌握商品订价话语权,最终是终端消费性产品涨价、欧美输入性通膨呼之欲出。
受「能耗双控」影响,高耗能的PCB产业首当其衝,包括联茂、台光电、景硕、欣兴、南电等,27日股价一片绿油油,但部分个股低檔仍有买盘承接。而碳中和目标造成供给吃紧,造纸、塑化价格看涨,加上第四季进入传统旺季,台塑开高走高、大涨逾5%,股价最高达112元,创近半年以来新高。
大陆原本有序限电的措施,为何在此时骤然升级,变成「一刀切」式的全面停电停产?法人综合研判,大陆疫后復工復产,全球订单纷纷涌至世界工厂,造成用电大增15%,火力发电用煤价格今年飙升近倍,但大陆厂商盲目扩产接单,获利被原物料侵蚀,又更进一步推升电力的吃紧。
大陆官方因而执行更严格的宏观调控,停电停产虽至9月底,但不排除10月持续执行,法人研判情境三部曲:一是现在正值出口旺季,厂商势必先抢料,使原物料价格激升,之后随产能下滑而价格趋缓。
其次是第四季是与客户商议明年订单的时刻,藉由产能降温,大陆出口厂商可望掌握商品订价话语权;最终是谈判成功,终端消费性产品反应原物料成本而上涨,欧美输入性通货膨胀将呼之欲出。
统一投顾董事长黎方国指出,大陆官方近期对实业举措超乎大家意料之外,从阿里巴巴、滴滴打车,对教育事业、电商平台、恒大违约,到能耗双控措施,对资本市场负面影响很大,但真正目的为何,葫芦卖什么药,外界很难猜到,他建议陆股多看少做,台股部分,塑化类股在传统旺季下有短多机会。
第一金投顾董事长陈奕光分析,大陆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涨0.8%,年涨幅连三个月下滑;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涨9.5%,高于预期,显示价格从上游向下游的传导不顺畅。中国官方採取的限电措施,看似七伤拳,但两害相权取其轻,若借由能耗双控,拉升下游物价指数,将有助于减轻中小企业经营压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