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区近日接连有民眾皮肤红肿发疹就医,引发外界恐慌,一度怀疑是传染疾病,澎湖县卫生局介入调查,初步判断应是花粉或小虫引起的接触性皮肤炎,但也有皮肤科医师认为是季节转换的皮肤过敏,仍有待厘清。

卫生局疫调发现,短短1个星期内已陆续接获上百例通报,指病患出现大面积皮肤发疹红肿,大多数分布在后脑杓、颈部、手臂、肚皮、后背等部位的皮肤,患处出现一颗颗红色小疹子,病患搔痒难耐,如果抓破皮还会流出汁液。

就医的人愈来愈多,地方网路不断流传耳语,担心澎湖是不是出现不明感染源的传染病?也怀疑会不会是水公司供水的水质不乾净?引发不少民眾恐慌。

澎湖县卫生局积极列管追踪,疾病管制科立即成立疫调小组深入调查,厘清病况以正视听。

在地皮肤科医师指出,初步研判应是澎湖季节性转换发生的皮肤过敏现象,也或许是外出接触花草、蚊虫等引发过敏,体质较弱的民眾在每年这个季节都会饱受其苦。

医师强调,病患多以服用抗组织胺等过敏药物及药膏外敷治疗,当下即可奏效止痒,约莫2星期可消肿退疹;但医师也提醒,如果红疹仍持续反覆发作恶化,就必须尽快就医确诊。

澎湖县卫生局副局长彭纹娟表示,已接获卫福部疾病管制署指示,将病患相关病症照片送交医院进行鑑别诊断,厘清此类接触性皮肤炎的真正肇祸起因,呼吁澎湖民眾近期减少不明接触源。

#星期 #小虫 #澎湖县卫生局 #红肿 #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