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会林务局「濒危物种及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今年1月1日上路实施,其中台南市水雉繁殖巢位通报部分,今年农友一共申请887巢,比去年的563巢大增324巢。
台南市政府农业局表示,为了奖励配合制度的友善生产者与在地居民,给付标的分成「濒危物种生态服务给付」及「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
「濒危物种生态服务给付」分别针对石虎、草鸮、水獭与水雉4种濒危物种,台南市部分有草鸮及水雉,今年水雉繁殖通报巢位至9月3日截止,有887巢,实际孵化幼雏还未完全统计完成,每巢成功孵化幼鸟1到3 只核发奖励金2000元,4只以上核发奖励金3000元;草鸮部分,台南也有3件通报,分别在关庙、新化、大内浅山地区。
台南市推动水雉保育奖励金至今22年,在与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携手推广友善环境耕作、农友保育观念提升下,水雉数量逐年增加,今年夏季调查数量为1307只,比去年多166只。
因上半年乾旱缺雨,水雉只好往有水农地筑巢,官田区绿保标章四角菱田4、5月已有水雉筑巢,6月雨季来后,农友开始种植二角菱,水雉栖地增加,巢位也增多,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主任李文珍说,今年比较特别,9月底了还有水雉在孵蛋,水雉是否顺应气候,延长了繁殖期,还有待观察。
农友表示,有生态给付奖励,农友较愿意以友善环境方式耕种,但是今年水雉5月就筑巢,一直到9月底还在孵蛋,有一些巢位来不及通报,希望明年争取更多经费,延长通报时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