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评估信用风险,是机构投资者在2009年底时考虑的一个主要变数,市场参与者开始重新调整对未来的风险偏好。我们认为2008~2009年之后对于风险偏好的重新评估,让眾多主要竞争者转为风险趋避。
部分高收益债券经理人在2008年和2009年表现不佳后,其中多数人做出战略决策,专注高收债的高信评亦即BB与B评级,并略微偏向于BB评级。儘管殖利率低且存续期间长,但许多投资者对此「买单」,因为他们认为流动性更强,并且以夏普值所衡量的风险调整过投资组合更为优异。
高收益发行人和资本市场团队都迅速抓住投资者的需求。许多产业的经营团队利用这种需求,聚焦在为高息债务进行再融资、推迟到期日和流动性,以便于为 COVID-19等外来衝击做好准备。
COVID-19的大流行,为十多年来转为更高信评发债的变化提供推进器。在2020年,BB评级占所有新发行的高收益债47%,CCC评级占11%,与2007年CCC评级占38%的发行高峰相比,已大幅下降。此外,从投资等级降至高收益债等级的堕落天使高收益债创下2,380亿美元的歷史新高纪录,许多较大的前投资级公司债仅被调降1~2个评级便进入BB信评(非投资级),使高收益债的平均信评因此变得更高。获取新资本、低利率和高度的再融资,促成由正向的评级迁移和违约率急剧下降所造就的环境。目前的市场多头是受到大规模信评调整正面循环的结果。违约数量、利率和危难比率(贱售比率)都在继续下降,自2020年第4季以来,受到信评机构调升信评的债券金额是调降信评金额的2.2倍之多。
儘管有这些正面发展,高收债在8月底的绝对最差殖利率(absolute yield-to-worst)为3.96%,与新兴市场主权债相同,存续时间则只有一半,风险状况也有改善。从风险等级来看,美国高收债和新兴市场主权债通常是殖利率最高的固定收益资产;以绝对值而言,它们殖利率都略低于4.0%,比ICE美银美林美国投资级企业债指数高出196个基本点,比彭博美国综合债券指数高出255个基本点,也比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高出294个基本点。
由于债券殖利率非常低,机构投资者续「追逐收益」,并分配更多资金到高收债。由于非美元货币外匯避险成本仍极低,美国境内与外国机构投资者均配置大量金额在美元高收债,而且整体高收益信贷环境持续改善。
儘管主动式管理的共同基金及ETF不断成长,机构投资者仍是高收益债市场的主导力量。正如我们在2020下半年和2021年初看到的,机构投资者的占比约三分之二,且许多人续增加高收债配置。这些投资者提供稳定长期资金。如果利率续保持低檔,那新的资金应续流向能提供高殖利率的产品。
我们相信,资金朝向增加高收益债配置具有强而有力的论述基础,市场需求依然强劲,预期它将支持高收益债的持续成长以及信贷改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