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房,为房巿「降火」!银行配合推动四大措施因应。银行透露,营造成本攀升,新屋造价成本上扬,但现在不少银行针对央行点名的八县巿蛋白、蛋壳区房贷鑑价,比照旧造价,估价就比巿价低很多,且核定成数顶多5、6成,消费者要购屋,第一桶金须先存够。

银行房贷祭四大策略

房市火热热,引发央行再出手,祭新管制措施,银行业者表示,房贷的量能还在,短期内难以受到压抑,房价也不会受到太大挫折;为配合打炒房,银行房贷以四大策略因应。

首先严格控管《银行法》第72条之2的比重。法令规范银行房贷余额不可超过存款与金融债的3成,过去银行警戒线多控制在28.5%,现在银行多调降警戒线,尽量控制在28%之内。其次,挑选优质客户,排除投机客、多房贷者。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点名的八大区域,包含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和新竹县市的蛋白区,银行估价会更谨慎。如新北市的淡水区、三芝等,房屋鑑价甚至出现新屋比照「旧」营造价格来估算,且这些地区的贷款成数顶多5、6成,比起精华区最高8.5成,低很多。最后,银行也更注意建商财务情况。

惟对于房价上扬,业者直言,元凶是地价狂飙与原物料价格攀升。甲山林总经理张境在分析,近来地方政府标售精华区土地,频创区域新高,有些溢价率甚至逾百分之百,等于决标价是底价的两倍,政府成了最大赢家,但不敢全面反映成本的建商与面对房价上扬的消费者却都受到衝击。张境在呼吁,中央政府包括内政部与财政部应出来想想办法,如设定天花板,溢价若超过一定成数、如2成,超出的业者以抽籤决定得标者。

公平会应查人为炒作

中华民国不动产开发公会全联会秘书长于俊明则呼吁,原物料价格攀升,除受国际价格影响,国内有无人为炒作,公平会应出面了解。

对于地方政府标售土地,推升区域地价,台北大学不动产城乡环境系教授彭建文表示,以地方财政角度分析,土地有效利用是好事,惟现在房价涨势难以抑制,建议标售土地可先缓一缓,等巿场平稳后再招标。清华大学科技管理学院荣誉讲座教授张金鹗则建议,小地块基地标售影响有限,可持续推动,但大面积基地建议可採地上权方式标售,减少推升地价的负作用。

#央行 #新屋 #房贷 #价格 #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