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将于本周五(8日)召开,国发会主委龚明鑫表示,在振兴五倍券、带动内需消费下,今年经济成长率可望破6%,应加大基本工资调升幅度,若调幅介于6%至8%,基本工资可望涨至26K;不过,就现实面来看,经济成长果实,并未反映在全体受雇员工中,根据主计总处统计显示,今年1至7月全台812万名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平均4万2959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只调高761元,年增幅仅1.8%。

人资主管表示,经济成长率6%只是表象,产业復甦分歧,最明显的就是出口、制造业畅旺,但就业人口眾多的服务业却「苦哈哈」,不少中小型的住宿、餐饮业都撑不下去,受雇员工陷入失业、无薪假、工时大幅缩短的窘境,别说加薪了,今年只求有工作、能温饱。

油价涨,黄豆、玉米、小麦等大宗物资价格也水涨船高,通膨升温压缩受雇员工实质的加薪状况;主计总处数据显示,考虑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后,今年1至7月全体受雇员工的平均实质经常性薪资为4万1466元,年增率仅0.27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增加112元,只够买一个排骨便当加红茶。

攸关一般劳工薪资的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将于8日举行会议。朝野各党皆各自提出《最低工资法》草案,国民党立委蒋万安批评,从2016年到现在,蔡政府5年来从没提出草案。时力立委陈椒华则主张,2024年最低工资调至3.1万元。

陈椒华表示,时力版本的草案,将规画逐年提升最低工资,在2024年最低薪资达到3万1309元。另因去年基本工资仅涨月薪2百元,时薪2元,劳动部今年应该要纳入考虑,多照顾劳工,朝调升基本工资的方向走。

民眾党立委赖香伶主张,立法将薪资调整明确指标化,无论是要纳入GDP、邻国最低薪资参考、薪资扶养比、房价比等等都可以讨论,重点是要避免每次薪资审议「就会有人放消息带风向」,或是官员找些「工商大老」去喝咖啡,薪资调整应该法治,而非人治、政治喊价。

#经济成长率 #薪资 #性薪资 #草案 #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