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促进金融发展不遗余力,蔡英文总统7月提出将把台湾建设成「区域资金调度及理财中心」,其中金管会与国发会研议合作推动的台湾金融国际学院就预计明年招生。育才更要留才,理财商品自制化、多元化将是健全产业、强化市场竞争力关键要素。
工商时报14日举办「促进台湾迈向亚洲理财中心」座谈,邀请产官学专家为台湾迈向亚洲理财中心目标提出建言。主持人工商时报总编辑梁宝华指出,亚太金融环境变化快速,台湾要思考如何往前迈进,在税制及法规上往「排障」、「开放」的方向,根据实际环境检视调整空间,扮演活络市场正面力量。
券商公会理事长贺鸣珩出席致词时表示,台湾金融证券业体质优良,有很好的竞争力,但却面临到人才明显集中在「销售端」,在「制造端」反而比较缺乏,对迈向亚洲理财中心更是不容忽略的关键能力。因此,金融商品自制化、多元化将是政策目标成功的一大要素。
贺鸣珩举例,目前证券市场三大理财商品权证、ETN、ETF至今年8月底,合计占台股成交比重仅3%,对比海外基金在台大量销售,也导致资金及人才往外流,呼吁应加速发展国内自制理财商品与挂牌新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其中,权证商品为台湾自制理财商品的先驱,至今开放已超过24年,但受避险证交税负担过重,导致目前权证占比偏低,今年前八月不到1%,发行券商家数也由过去30家减少为17家,在市场陷入「空转」情况下,明显影响自制理财商品发展速度。权证避险股票已设立避险专户,明显区隔避险股票与非避险股票,证券商绝对遵循主管机关要求强化权证专户内股票操作之管理与控管作业。
贺鸣珩说,台湾理财商品发展,需政府提供友善税制来创造市场更佳环境与效能,实现产品自制、进口替代、育才留才、增加税收等愿景,朝主管机关「资本市场蓝图」与「区域理财中心」目标迈进。
券商公会秘书长简宏明指出,台湾资本市场具稳健成长、高殖利率等优势,券商自制理财商品自会以台股为首选,除方便执行造市避险交易外,亦可提升台股流动性,但发行券商自制商品挂牌后,执行造市动态避险交易证交税负担过重,已明显影响台湾自制理财商品发展。若避险交易税负能合理降低,量能增加,自会提高税收,让市场机制更健全,有助未来权证等理财商品自制及发展,创造多赢局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