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随着国际各方在西太平洋的频繁军事行为,共机扰台架次创歷史新高,台海似乎愈加兵凶战危,不仅国防部长邱国正称此时是他从军40年来最严峻时刻,陆委会主委邱太三更说共机大量扰台是准战争状态布局。
那台湾民眾又是怎么想的呢?根据《联合报》最新出炉的两岸关系调查显示,倘若1分是最友善或互利,10分是最紧张或竞争,则当前民眾给两岸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分数都在7分以上。
从该项调查结果来看,很明显的,台湾社会对两岸衝突的忧心确实是与日俱增。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以及2016年蔡政府上台,两次事件都造成民眾对两岸情势主观上的明显变化。对比2013年到2021年,政治分数从5.7到7.1;军事从5.0到7.3;外交从4.4到7.4。
不过有意思的是,民眾虽然对两岸紧张与否的主观判定变化巨大,但对蔡总统处理两岸关系的评价却并不一定呈现一致趋势。以去年来说,虽然民眾认为两岸政治、外交与军事紧张,但对蔡处理两岸政策的评价却首度出现满意度高于不满意的情况;然而时至今年,民眾给两岸紧张程度的分数虽与去年大致相同,但48%的不满意度却又死亡交叉满意度,显示大多数民眾并不满意蔡当前处理两岸关系的作法。而导致两岸紧张的因素,去年与今年也相去不远,大抵是「台独」、「民进党执政」、「中国大陆因素」三大原因。
对两岸紧张情势相同的判定,但却对蔡总统处理两岸评价出现两极化差异,去年是黄金交叉,今年则是死亡交叉,为何会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其实可能与台湾民眾对两岸关系的「期待」有关。
白话来说,去年台湾民眾能接受两岸紧张,甚至是期待两岸紧张,因此才满意蔡总统处理两岸关系的作法;然而今年人民反倒不希望两岸紧张,所以就变得不满意蔡处理两岸的方向。
一句话来说,关键就在于,台湾民眾希不希望看到两岸紧张。虽然这只是一种解释,不一定是答案,需要再进一步的调查与观察,不过有意思的是,从今年政大选研中心3月和7月的调查变化,倒是也稍微佐证台湾民眾对两岸关系期待的主观变化。虽然由于疫情因素,7月的调查方式是网路问卷,并非如3月的电访,不能直接对比。
但在大趋势上却可以看出,民眾对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7月时满意度仅30.2%,不满意度高达60.4%,与3月满意度近5成的情况天差地远;而更重要的是,民眾最希望蔡政府最优先处理的国政议题,也从3月的经济发展在7月时变成两岸关系。
种种数据,其实都指向当前台湾民眾对两岸关系的期待已经与去年不同,也与歷年趋势相符,中央选举结束之后,两岸关系对国内政治影响的效应是递减,在地方选举时达到低点。倘若两岸情势继续紧张,则很可能从去年的加分项成为蔡政府的扣分项。(作者为前国民党青年部主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