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台湾特有招潮蟹的生态与族群消长,中兴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施习德带领团队,针对「旱招潮」全面普查,结果发现在其分布最广的西海岸地区,近年来因受到海岸区域开发、广泛栽种红树林等影响,旱招潮栖地受严重破坏,族群数量大幅降低。

研究团队指出,旱招潮是台湾特有种的招潮蟹,最喜爱在接近陆地、土质坚硬的泥滩地活动。兴大团队去年7月起针对旱招潮的分布范围与族群数量做估算,团队成员张凯、张英宸还走遍主要分布区域,透过样框估算、目视计算、烟囱计数及空拍机等方式进行调查。

经普查,团队发现,旱招潮主要生活在新北市淡水到高雄林园间的海岸,初步估算族群数量约50万只,其中超过7成聚集在浊水溪口南北岸附近;族群数量次多的地区为新竹香山溼地,但该处因红树林长期扩张、使得旱招潮栖地缩减,直到近年新竹市府大动作疏伐红树林,族群数量又逐渐恢復。

台南七股海堤附近滩地原本也有不少旱招潮存在,但团队发现,受鱼塭开发、水闸门控制不当等影响,该区域旱招潮数量大减,透过空拍机观察,目前残存数量仅剩下数百只。至于原本应有许多旱招潮的澎湖青螺及嘉义东石河岸,也因红树林越趋茂盛,旱招潮栖地几乎不復见。

研究团队统整普查结果发现,包括红树林扩张、栖地开发与海岸废弃物等,都危害到旱招潮生存。红树林扩张因改变其栖地结构、形成泥泞滩地,加上「弧边管招潮」有较强竞争力,让旱招潮面临生存困难。保留原有栖地对旱招潮的保育相当重要,未来将持续监控旱招潮及红树林造成的负面影响。

#发现 #树林 #招潮蟹 #滩地 #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