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蚵销台衝击本土牡蛎产业,21日更有蚵农指控大陆蚵从越南洗产地借道来台,除影响蚵农生计,还有防疫破口隐忧,要求政府重视。农委会主委陈吉仲承诺会与卫福部食药署一起努力,落实、建立产地来源标示。
台湾牡蛎产业频受考验,除越南蚵抢市影响价格,政府日前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恐为台湾农渔业带来重大影响,昨趁陈吉仲到东石网寮、白水湖渔港实勘建设需求时,蚵农大吐苦水,吁农委会保障本土产业。
蚵农抱怨,越南蚵价格较低,盘商基于成本考量会混充越南蚵,让本土蚵销不出去,原本本土牡蛎一篓可以卖到900元、1000元,今年只剩700元,又碰到疫情,「今年蚵农真的很辛苦,日子难过」。
陈吉仲说,面对洗产地问题,会与食药署讨论,做好牡蛎产地、来源国标示,只要清楚标示,相信台湾牡蛎都会获得消费者支持,另针对台湾申请加入CPTPP,农委会将分4年投入92亿元推动自动化、机械化及智慧农业等帮忙产业升级。
下午与蚵农进行「因应台湾加入CPTPP,本土蚵产业应变座谈会」时,农委会特别说明,政府已为国产蚵产业设立跨部门工作小组,以防御进口蚵强势输入。
立委蔡易余则建议,日后政府进行国际谈判时,应把牡蛎列为敏感性产品加以保护,另针对外国蚵冒充本土蚵,农委会应研议相关罚责,且来源国产地证明、外包装应与本土牡蛎有所区分,同时建立嘉义牡蛎品牌,加强行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