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角吹起东北季风,代表九孔繁殖季节到来,新北市海洋资源復育园区的培育人员会从饲养2年以上的九孔中,挑选生殖腺饱满的成贝进行种苗繁殖,繁殖出来的九孔苗经过培育,于隔年6月放流至贡寮卯澳湾水产动植物繁殖保育区,补充海洋资源。

培育过程中,工作人员利用加温棒调控繁殖箱的海水温度,经过3到4小时的逐渐加温,九孔开始喷精和排卵,在採集九孔的精、卵后,依固定比例进行人工授精,经显微镜检视确认受精卵受精成功且胚胎开始发育后,再小心的移至育苗池中照料。

刚孵化的九孔苗会先在水中悬浮2到5天,然后附着在育苗池中悬吊的塑胶浪板上,并以生长在浪板上的硅藻等微细藻类为食,经细心培育,隔年6月苗壳长达2至3公分时,即可放流至贡寮水产动植物繁殖保育区。

新北市渔业处课长俞怡君说,九孔属于夜行性生物,繁殖时间多在半夜,养殖户常为等候九孔繁殖最佳时机而彻夜守候,随着繁殖技术逐渐成熟,能营造适合九孔繁殖的环境条件,现今即使是白天也可以繁殖九孔。

渔业处表示,新北市海洋资源復育园区会于每年10至11月间进行九孔幼苗的繁殖培育,并在隔年6月邀请邻近学生将九孔苗放流到卯澳湾水产动植物繁殖保护区,盼藉此增裕新北市海洋资源,也传达海洋復育的理念。

#海洋资源 #九孔 #海洋復育 #水产动植物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