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莫德纳、AZ疫苗。    (路透)
BNT、莫德纳、AZ疫苗。 (路透)
混打效益比一比(以瑞典研究为例)
混打效益比一比(以瑞典研究为例)

屏东近期出现88名长者「逆混打」事件,混打议题再度引发讨论。由于疫情指挥中心本月将开放民眾混打AZ+mRNA疫苗,民眾好奇什么样的混打组合最理想?专家表示,国际上混打疫苗以载体+mRNA证据最多,且AZ+莫德纳保护力较AZ+BNT高一些,由于国内医护已有混打AZ+莫德纳经验,未有太多副作用,接种过AZ的民眾不妨以莫德纳作为第2剂的选择。

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表示,以全球趋势来看,AZ+mRNA疫苗混打的证据最多,可增加抗体中和浓度,较少见不同厂牌mRNA+mRNA的混打,因此混打组合仍以AZ+BNT、AZ+莫德纳较常见。

2剂AZ保护力 小于混打

至于混打的保护力,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由混打趋势可知,2剂AZ的保护力小于AZ+莫德纳,或AZ+BNT。至于AZ+BNT与AZ+莫德纳相比,2者效果不相上下,但看起来莫德纳高一点。

近期台大AZ+莫德纳试验也有初步结果,台大副校长张上淳透露,AZ+莫德纳效果高于2剂AZ,与2剂莫德纳相当,若细看间隔4周与8周两组,间隔较长者效价略好,但差异不大。

陈秀熙团队分享刊登于《刺胳针》的瑞典研究,该研究以当地全国民眾为对象,探讨完整接种14天后,疫苗的有效性及住院、血栓等风险。结果发现,与未打疫苗者相比,混打组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益较高,其中AZ+BNT67%、AZ+莫德纳79%,明显高于2剂AZ的50%。

抗变异株 中和能力更好

而在研究期间共19人染疫住院,16人来自未打疫苗组、2人为2剂AZ组、1人为AZ+BNT组、0人来自AZ+莫德纳组。至于血栓风险部分,接种疫苗组在调整年龄后,并没有明显增加。

另一篇刊登于《自然》的法国研究亦发现,混打AZ+BNT组突破性感染比例较2剂BNT组低47%,且IgG抗体浓度升至与BNT组相当。针对不同变异株,混打组也有更好的中和能力。若比较辅助型T细胞CD4与毒杀型T细胞CD8的免疫反应,混打组也产生较高浓度具杀病毒能力的干扰素。

至于高端疫苗目前也在进行混打试验,施信如表示,长庚医院AZ+高端的试验仍在进行中,初步发现AZ+高端的中和抗体效价比2剂AZ高一些,T细胞反应则还在测试中。

#抗体 #保护力 #疫苗 #bnt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