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海关总署7日最新公布,以美元计,大陆10月出口年增率达27.1%,虽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仍远胜市场预期。10月进口年增长20.6%,虽比市场预期为低,但仍比上个月加快3个百分点。整体而言,外贸仍保持强劲走势。
界面新闻报导,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表示,在海外需求回升以及大陆出口供应链优势双重因素支撑下,10月出口年增率继续保持高位。至于年增率较上月放缓,主要是受比较基期偏高影响。
另外,天风证券报告认为,居高不下的运费可能也对出口增长有所拖累。报告称,虽然近几周国际集装箱价格有所下降,但仍处在高点,代表整体航运趋紧、运价飙升的局面仍未充分缓解。
上海证券报报导,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10月出口增速优于预期主要两大因素:一,全球宏观经济持续回温,以10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达54.3,较前值上扬0.2个百分点,可一窥全球制造业正显着復甦。第二,10月反映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为58.49,创下近五个月新高,从价格方面来看,对10月出口总额形成有力支撑。
至于10月份进口方面,虽较市场预期的28.5%年增率为低,但仍比9月份高出3个百分点。报导分析,10月进口增速逊于预期,一方面是受到大陆限电限产背景下,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点震盪,包括铁矿砂、原油等商品进口都呈现「量减价扬」,带动进口总额增长,才会让10月进口年增率较上月有所回升。
从进口项目来看,10月份,大豆、铁砂矿、原油、铜材以及钢材等商品进口量都较上年同期下滑,其中大豆和钢材下跌幅度较大,都较上年同期骤降40%以上。
反观成品油、铜矿砂及精矿、天然气、煤及褐煤等商品的10月进口量则出现大幅增长。其中煤及褐煤进口量较上年同期激增96.3%,主要是因应大陆国内煤炭生产减少、存煤供应不足的窘境,因此扩大进口量。另外,10月成品油进口量年增42.95%、天然气进口量亦较上年同期增加24.43%,足见大陆正加大进口能源储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