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导,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5日举行视讯峰会,习近平可能会邀请拜登出席明年2月登场的北京冬奥。如何回应习近平的邀请,对拜登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拒绝出席恐加剧两国的紧张关系;接受邀请,则会使外界对拜登宣示的民主和人权立场产生质疑。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大致延续了上届政府的对中政策,双边关系持续紧张。观察人士一般认为,这次峰会若能如期举行,有助于缓和美中关系。

白宫和美国国家安全会议拒绝就拜登将会如何回应发表评论。白宫副新闻秘书尚皮耶曾表示,白宫正在就这次峰会的具体细节进行安排,主要议题是对国家竞争的管控,而不是会达成多少成果。

随着北京冬奥逼近,国际间的抵制声浪日渐高涨。人权团体和许多国家的政界人士呼吁世界各国就新疆、西藏以及香港人权问题,以各种方式拒绝参加这次冬奥,至少不派官方代表出席。

目前许多国家,包括七大工业国集团(G7)内部,都在讨论如何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抵制」。所谓「外交抵制」,就是允许运动员前往北京参加比赛,但国家领导人拒绝出席。

被问及习近平可能会邀请拜登出席北京冬奥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对媒体的猜测性报导不做评论。他说,目前中美双方正就元首会晤的具体安排保持密切沟通,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元首会晤取得成功,引领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此外,美国总统拜登11日签署《安全设备法》,加强对华为及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的限制。法案要求联邦通讯委员会不得再审查或批准任何对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风险的设备申请,确保不安全的装置,不会安装在美国的通讯网路中。外界担心这时签署该法案,会令中美紧张关系升温。

#出席 #峰会 #拜登 #冬奥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