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接近尾声,美国眾议院终于在11月初通过未来五年将新增5,500亿美元、总规模约1.2兆美元的基础建设法案,是数十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法案,将用来改善道路、桥梁、机场和港口,也将用于兴建电动车相关、提高再生能源发电、强化电网安全、宽频网路等新兴基础建设。
我们认为这份基础建设法案是拜登政府实现「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政策的重要里程碑,有助提振未来几年美国经济成长率及生产力,看好基础建设产业中有五大领域可望受惠,包括电力公用事业、电动车相关的基础建设(跟输电网路相关)、再生能源,扩建5G、宽频网路及提升能源效率等的基础建设,以及油气管道及铁路运输基础建设公司。
此外,拜登政府目前持续推动1.75兆美元社会支出法案,而拜登总统11月初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时更提出「重建更美好倡议」(Build Back Better Initiative),希望透过提高民间企业参与、加强透明化等措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套长久的发展途径计画,希望实现「重建美好未来全球版」,预计2022年一月将公布重要内容。
除了美国之外,放眼全球,印度八月中宣布推出100兆印度卢比(1.35兆美元)全国基础建设计画,欧盟绿色新政(Green Deal)中关于提升能源效率及建筑物翻新的支出将于2022年实施,而九月底德国大选之后,绿党有望成为德国未来四年联合政府的成员之一,这将提高德国国内及欧盟对于气候政策的财政支出。
展望2022年及更长远的未来,我们认为全球基础建设产业正位于迎向长期成长周期的转捩点,在疫后经济復甦的道路上,基础建设成为各国财政政策牛肉,在全球朝净零排放目标迈进,基础建设产业在许多领域也将扮演关键角色,未来几十年全球需要投资数兆美元,有助巩固基础建设公司的可允许报酬及股利水准,也将驱动这些基础建设公司的资产规模成长。
不同于传统公司的股利水准通常跟「经济活动」高度连结,基础建设的营收通常是跟「公司的资产规模」连动,由于基础建设公司多半受到法规或特许经营权契约规范,允许基础建设公司获得合理的「名目」报酬率,因此,当基础建设公司进行通常是五年期的资本支出计画,随着基础建设公司的资产规模成长,代表未来获利成长、现金流量及股利也将同步成长。
再者,由于法规或特许权契约设定的是「名目」报酬率,面临通膨上扬环境,基础建设公司也可将通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加上基础建设公司持有的是实体资产,具备抗通膨的优势。综合全球总体经济展望及政策发展趋势,我们认为现阶段基础建设产业提供投资人极具吸引力的风险调整后报酬机会。
(国际新闻中心整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