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亦分析,也可能因金融海啸令全球震撼,事后进行许多系统重建工程,因此能在疫情爆发初始,各国政府即快速出手,成为各金融机构得以耐震、抗震的主因。
惠誉评等亦在19日公布2021第四季亚太区主权评等总体检报告,惠誉指出,政府扩大财政支出以对抗疫情带来的经济衝击,是多数经济体及当地企业、金融机构得以渡过景气低迷的重要因素。且部分政府提拨额外预算大量採购疫苗、大规模接种疫苗,给主权评等强力支持,惠誉点名台湾和中国大陆,在「疫苗接种高成效」下,主权评等展望稳定。
全球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和保险公司,在疫情爆发后经歷大幅降级,台湾的国泰人寿、富邦人寿都在疫情爆发的二个季度内,评等展望亦均被惠誉、标准普尔全球评级调为「负向」,近半年后才逐步恢復。
惠誉指出,由于疫情蔓延在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统计2020年的评级下调比例为13.6%,相对2019年为7.3%,看起来近乎多出一倍;但以2009年金融海啸做为比较,当时评级下调比例超过30%,且就「一次发生多个级距下调」的比例,2020年占全球金融投资组合2.3%,2009年则高达14.2%。
惠誉分析师指出,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在2020年保持不变,近期的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由政府对经济体和借款人的支持所抵消,即政府纾困企业的作法缓解了金融机构的连带坏帐风险。加上部分司法管辖区的监管宽容,也有助于债务发行人在最不确定的时期,得以有效运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