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在COP26气候高峰会中达成的具体协议不多,但其中一项却吸引全球企业聚焦,那就是制定一套包含企业排碳及碳交易数据的国际会计标准。不少人期待这套新标准能在未来促成全球一体的碳交易市场,并统一碳权价格,加速全球减碳。
这样的预期心理已在近日推动碳价上涨。欧盟碳交易市场的碳价在19日衝上每公吨69.36欧元(约78.26美元),创下歷史新高。
能源顾问机构Wood Mackenzie预期,2050年前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22兆美元。Refinitiv估计目前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仅2,380亿欧元(约2,685亿美元),令不少人质疑各国碳价太低难以推动大规模企业减碳。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资料显示,全球前20大经济体的平均碳价仅每公吨4欧元,但专家表示全球如欲在2050年前达到净零排碳目标,碳价须在2030年前达到75至100美元。
托普伦斯基认为除了碳价太低之外,全球碳交易市场也过于分散。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约有大大小小共65个区域性或单一国家碳交易市场,但这些市场加起来只涵盖全球排碳量的21.5%。
光是全球最大的欧盟碳交易市场就难以涵盖所有产业,因为不同产业的排碳机制与法规都不尽相同,很难共用同一套标准,可以想见全球一体的碳交易市场有多难实行。
托普伦斯基表示,对许多国家而言碳价并非推动减碳的主要工具,而是辅助工具。除此之外,政府还会利用绿能补助及产业投资计画等财政政策来推动减碳。他认为全球统一碳价或许是个美好的愿景,但只要区域碳交易市场设计完善并具有信用,眾多区域市场并存也不是一件坏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