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的抗癌小诗人「周大观」遗愿之一为希望读到博士,其母亲、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郭盈兰为完成他拿到博士的梦想,50岁时考取中国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班,今年完成博士论文取得学位。(郭吉铨摄)
着名的抗癌小诗人「周大观」遗愿之一为希望读到博士,其母亲、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郭盈兰为完成他拿到博士的梦想,50岁时考取中国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班,今年完成博士论文取得学位。(郭吉铨摄)

抗癌小诗人「周大观」遗愿之一为希望读到博士,但他因为癌症10岁就去世,其母亲、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郭盈兰,为完成他拿到博士的梦想,50岁时考取中国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班,今年完成博士论文、顺利取得学位,圆了儿子的博士梦。

郭盈兰说,20多年前大观逝世后,不知道自己如何走到现在,「有时感觉如梦如幻」,面对孩子离去的失落感,「从来不觉得自己已经走出来」,会考取博士班除了想到大观的遗愿外,也希望透过书本走过悲伤。

孩子离世 悲痛始终存在

郭盈兰提及,周大观逝世后成立的周大观基金会走过20多年,把别人的小孩当成自己的小孩照顾,一如20多年来始终争取学生保险要与汽机车强制险一样,成立基金、公办民营,才不会遭受刁难,「学保基金改制应该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周大观基金会创办人周进华说,大观从小立志要拿到博士学位,为完成大观的遗愿,郭盈兰花10年时间完成博士论文,描述如何在20年走出悲痛,基金会成立以来,与许多失去孩子的家庭接触,但访视时往往发现已逝孩子的床位都没有动过,「孩子离去的悲痛始终存在」,盼透过论文分享协助家长走过悲伤。

穿越时空联展 即起登场

周大观基金会将在中正纪念堂把微笑罕病天使于昕荞、大陆抗癌画家陈景生画作展出「穿越时空联展」,即起展至12月1日。

周进华说,陈景生是着名大陆的抗癌画家,曾获周大观基金会热爱生命奖章,来到台湾,并在周大观基金会协助下在台湾定居一段时间,离开台湾时,把周大观的40多首诗图像化并亲自裱褙送到家中,去年在香港离世。弘光科大学生于昕荞,出生遭确诊为「粒线体缺陷症」,并造成语言、智能、肢体多重障碍,但她从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将对世界的观察与感受,以饱富生命力的色彩,留下生动缤纷的描绘。

#基金 #博士 #遗愿 #走过 #周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