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利平为国际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宣布中国与东协(ASEAN)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许利平指出,中国东协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代表30年来双边合作从聚焦政治安全、经济贸易和社会人文这「三驾马车」上,拓展到海上、航天、网路等,未来中国与东盟合作领域更加宽广,但他同时也意有所指表示,地区合作仍然需注意面临国际间的「干扰和杂音」。
《环球时报》刊出许利平文章,他表示,自1991年中国与东协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关系呈现出跨越式发展,中国与东协从对话关系、磋商伙伴、全面对话伙伴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体现了双方战略沟通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进一步加深。
他说,未来中国与东协将进一步拓展到海上、航天、网路等,2025年东协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将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未来潜力巨大。许利平又指,但双方的数字经济合作还面临着企业数位化水准不足、数据本地化不够、跨境物流与支付体系不健全、域外大国恶性竞争以及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等因素的挑战。
其次,在合作层次上,深化中国与东协自贸协定,将稳妥推进自贸协定3.0版谈判;产业合作上,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合作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和绿色农业合作。
另外,RCEP将于2022年1月正式落地生效,许利平表示,短期内,将扩大双方贸易规模,拉动双方的相互投资;中长期来看,将有效配置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使得中国与东协产业链、供应链乃至价值链融合不断加深。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与东协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12月上旬在英国召开的G7外长会议,将首次邀请东协成员国与会,西方媒体解读为「旨在抗衡正在扩大影响力的中国」。
对此,许利平称,中国与东协30年合作共赢的实践表明,和平是最大的共同利益,发展是最大的公约数,虽然「地区合作仍面临一些干扰和杂音」,但立足于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得天独厚的条件,合作具有坚强的战略定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