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基金表现不俗,今年来平均报酬率达5.7%,超越MSCI世界公用事业指数1.7%的涨幅;若以近一年观察,平均报酬率甚至达到15%。投信法人看好,通膨增温、疫后重建、能源转型三大题材带动下,将为公用事业类股增添更大的多头续航动能。

第一金全球水电瓦斯及基础建设收益基金经理人许书豪表示,公用事业类股属于防御型资产,向来股价表现温吞,不过今年来却受到投资人大量关注,走势活跃。以MSCI世界公用事业指数为例,近期反弹突破月线、季线与年线等均线,格局再度偏多。

许书豪分析,资金涌入公用事业类股,主要看好三大题材:一是通膨增温,由于公用事业费率通常随着物价而调整,较能抵御通膨上扬的风险,在过去美国核心物价指数处于4%以上的高檔区间时,指数正报酬机率达100%、平均涨幅25.2%。

二是疫后经济重启,生活回归常态、商业活动与制造业开工,水、电等用量回升;加上,各国政府推动财政扩张以刺激经济发展,都为公用事业产业带来新商机。

三是气候变迁议题浮上台面,美、欧、日、陆等超过4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促使能源产业转型,而许多水电瓦斯公司早看准风向转变,发展太阳能、风电等再生能源、储能技术,为本业带来扩张的机会,将为公用事业类股增添多头续航的动能。

美盛凯利基础建设价值基金经理人尼克.兰利表示,在全球朝净零排放目标迈进,基础建设产业在许多领域都扮演关键角色,将迎来数十年的成长周期,未来几十年全球需要投资数兆美元,有助巩固基础建设公司的可允许报酬及股利水准,也将驱动这些基础建设公司的资产规模成长,看好再生能源、公用事业,及开始转型或促进转型的能源或运输基础建设公司,将可优先受惠。

投信法人指出,实质资产指直接或衍生自「实质资产」项目的投资,包括商品╱原物料、REITs、基础建设及公用事业等,这些资产本身有形,并具备投资价值,利用这些项目营利的企业也被视为实质资产投资,例如能源公司、电信公司等。

#转型 #通膨增温 #公用事业类股 #能源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