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研究院25日发布10月景气动向调查结果,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101.25点、连续六个月下滑;服务业96.76点、连续三个月上扬;营建业108.85点则是结束连三个月上扬后转为下滑。服务业上升主因疫情降温、五倍券上路,带动零售通路、餐厅与旅游回流,反应在零售与餐旅上景气表现好转。

此外,针对近日发烧的通膨议题,台经院院长张建一认为,通膨定义规范相当严谨,「目前物价是有上涨压力,但不能说已经通膨」。

张建一进一步表示,经济学对通膨的定义,必须是一般物价水准「持续且显着上升」才算是通膨,且主要来自需求端增加。观察影响通膨的变数,塞港最坏状况已过,供应链缺口也慢慢缓解,因此,通膨压力应可慢慢回降。他坦言,短期而言,国内确实有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并非真正符合通膨的条件,主要是因为国际油价上涨、塞港等因素造成,全面性持续通膨尚未看到。

观察国际经济情势,张建一说,供应链紧绷与能源价格飙涨,造成近期物价上涨压力比预期来的长,使得欧美近期制造业PMI,均呈现下滑走势,通膨压力可能迫使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加快。且疫情在欧美掀起新一波高峰,即使疫苗覆盖率已高,然确诊数仍持续攀升,恐再度拖累未来经济表现。

国内方面,张建一指出,时序进入欧美年终採购旺季,年底备货需求接续释出,制造业厂商看好当月景气表现,对未来半年景气表现,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服务业主要受惠疫情降温,餐厅内用管制措施放松,及国庆连假带动出游人潮,加上政府振兴五倍券正式上路,各零售通路、餐厅与国内旅游,皆迎来大批人潮回流,反应在零售与餐旅上,均明显看好景气表现。

依台经院调查结果,10月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101.25点、月减0.59点,为连续六个月下滑,但幅度并不大。服务业96.76点、月增1.58点,为连续三个月上扬。

张建一强调,国内疫情已获得控制,民眾外出消费意愿提升,加上政府陆续推出多项振兴经济政策,有助于活络内需,抵销先前疫情所造成的负面衝击。

#景气表现 #表现 #通膨 #下滑 #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