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1月19日提出的经济振兴对策,除了将成立基金,补助台积电到日本设厂,赓续防疫、与病毒共存、国土强化与防灾减灾以外,还启动所谓的「新资本主义」。

就政治层面观之,一年半、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三人/四任首相(安倍晋三/菅义伟/岸田文雄/岸田文雄),百年难得一见。从去年到今年,共经歷两次奥运的准备工作,2021年的夏季,才举办2020东京奥运,也是绝无仅有。最近两个月期间,第100任与第101任的岸田首相,其间则有一次眾议院的大选;日本歷史上的第100任首相,岸田文雄才做了一个月,就届期举行大选,成为第101任首相。上任以来,所有的歷史纪录,都刻划当今的日本所面临重大的政治危机。在国会大选结束后,立刻前往义大利首都罗马参加G20,则是「解除警报,外销转进口」的政治起点。

就社会层面观之,在政治纷扰告一段落,岸田首相所提出经济对策的亮点之一是:「既救穷,也救急」。基于排富条款,发放10万日圆给18岁以下的儿童与少年,而为疫情而受创的企业,最多可以领取250万日圆;甚至针对当前国际油价大涨,提供「新资本主义」必要的补助。在奥运过后,岸田首相接手一年一个月不到的菅义伟首相,「维持社会稳定,改善贫富悬殊」,无疑是其上任后的要务。

就经济层面观之,第三季的实质GDP年减3%,疫情起伏不定,与之共存的紧急状态之管控措施,雪上加霜;「新资本主义」的提出,正是时候。就现状观察,资本主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企业型」(美国)、「社会型」(传统德法、西欧与北欧各国)、以及「国家型/威权式」(东亚/东南亚)的资本主义。从去年美国前总统川普,直接发放现金给全国民眾,日本从去年到今年的两位前首相,到新上任的岸田首相,「美规,日随」之余,陷于奥运、疫情、大选、经济的多重难解问题之泥淖,而难以自拔。

检视岸田的四个经济振兴对策,最具有争议性、也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当属日本财经企业质疑、忧虑的「新资本主义」。「新资本主义」截至目前公布的相关措施,相信只是第一部曲;面对日本政府当前所面对国内外的政经形势,还需要凝聚政府与企业的共识,才有可能走得更远。而日本财经企业界对于设立基金,补助台积电到熊本县建厂的不以为然,当是针对基本的经济思维之转变,未必全然是补助外国厂商的事件本身。

值得关注的重点有两个:其一,由日本主导的CPTPP,面对RCEP的竞合,能不能在后疫情的时代,成功带动日本经济的振兴。其二,日本政坛、特别是自民党的派阀与财经企业界之间,千丝万缕的密切往来和政治献金之关系,在后安倍时代,会不会就此仿效中国大陆,重新擦亮「国家型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的正字标记。

回顾日本现代政治史上,担任首相最久的安倍晋三时代,经济表现可说是相当惨淡。日本2013年的GDP达到6兆美元(中国大陆是9兆美元),而2020年的GDP,则是5.36兆美元(中国大陆是14.7兆美元)。这对于2012年12月底上任,2020年9月中旬卸任的前首相安倍晋三来说,真是情何以堪。

原本可以在2020年的东京奥运,带领日本重新走上世界舞台的安倍前首相,去年9月卸任,到今年8月奥运举办结束的期间,日本政府一直都处于「奥运经济」与「防疫抗疫」,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也因此,当过渡的菅义伟宣布不再参选,自民党选出新总裁、岸田文雄成为第100任首相,就随即带领自民党赢得大选,「两个月连任首相」大位,提出不同思考,尝试新的经济振兴对策,其实也是势所必然!

在过渡的菅义伟首相之后,岸田文雄面对的是,疫情/奥运的国内乱局,以及政治经贸的国际变局。对于岸田首相来说,这固然是採取大破大立的经济对策之契机;但是,如果没有企业界的鼎力支持,经济对策难以看到成效,事小,可能掀起自民党内派阀的「茶壶内风暴」,事大。

「新人新气象」,在后疫情时代,振衰起敝的首要之务在于,及时提出阶段性的对策,解决「社会不平等」的现象,是重振经济的基础。然而,面对福岛核电厂的核废水排放,为了达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必须提出的具体行动方案,以及设立基金,招商引资,力挽半导体/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于不坠。「新资本主义」是「国家型」资本主义的推陈出新,应非日本版的「共同富裕」,而是自民党长期执政,面对区域经贸竞争情势的「续命丹」。简言之,这次的经济振兴对策,将只是岸田文雄上任后,所射出的第一箭!成效如何,则有待后续发展。

#岸田文雄 #主义 #岸田 #资本主义 #任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