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COP26宣示将控制升温在摄氏1.5度内定为新的目标、低于以往的2度,减少燃煤的使用也首次写在协议文中成为确定目标,可预见煤炭时代真的将走向终点。
全球逾130国宣布碳中和目标,美、加、澳、英、欧、日、韩等国承诺2050年实现零净排放,中国、俄罗斯等国承诺2060年,印度则承诺2070年实现。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甲烷成为下一个焦点,在美国与欧盟联手倡议下,105个国家签署承诺,宣示未来10年要减少30%的甲烷排放量,以减缓气候危机。
为符合各国碳中和政策目标,许多国际品牌与企业纷纷加入RE100,即使用100%绿电倡议。绿色运输方面包括汽车大厂承诺在2035年前,主要市场全部销售零碳新车。
200家企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零碳船舶和燃料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另有22国计画在2025年前成立六条绿色航线,航行在此航线的船只须使用低碳或零碳燃料。
另一方面,先进国家积极投入大量绿色资金,金融投资界热烈响应,代表450家金融机构、130兆美元资产的「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签署协助朝向全球净零排放发展的永续金融原则,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更将形塑新的国际贸易型态,来不及去碳化的商品,将以交碳边境税方式为因应之道。
在国内,净零排放议题成为企业界领导人谈话的重点,更关心碳费的收取时程与金额,如何协助中小企业永续转型也成为重要的议题。
而碳定价的实施,让徵收碳费不再是空谈,也将改变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与价值。
要达到净零碳排,淘汰化石燃料并发展百分之百再生能源是必要的路径,我们未来面临的不是缺电、而是缺绿电。
我国在行政院统筹下,为稳定推动能源转型,政府已开始评估及规画臺湾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目标的可能路径。在各国政府及企业纷纷承诺碳中和的氛围下,不仅公私部门须正视,全民更应凝聚共识,勇于面对积极因应,迎接未来的压力与挑战,才是永续发展的正道。(本文作者为台湾永续能源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简又新大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