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会协商监管分工、并确立业务合法登记,加密货币业将因此确立的「类金融业」身份,不再是过往的「资讯软体业」,两者最大差异在于新制下,需要导入金融机构等级的法遵架构和资安系统,以及符合金融市场的企业经营策略。

文化大学财金系教授沈高毅认为,监管部会可以进一步採取积极的态度,促成金融科技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特别是在法遵部分,以提升整体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目前市场出现相继成立的数位货币相关协会,绝大多数由律师界主导,包括比特币及虚拟通货发展协会、台湾金融数位货币协会、CDCA 中华数位货币协会,加上最早协助洗防立法、建立ICO资讯揭露平台的臺湾金融科技协会,已成为虚拟通货商的主要靠山,期盼据法为业内争取权益。

金管会严格要求虚拟通货产业纳入洗钱防制规范、客户实名制,市场上三个能以台币交易的虚拟通货平台业:MaiCoin、币托、ACE在10月已提交第一阶段声明书,且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密切沟通,为第二阶段的财务声明书填写作准备。

MaiCoin集团旗下AMIS帐联网公司已正式获得ISO 27001认证,为国内虚拟通货业者中,首家主动安排数位资产托管业务子公司取得ISO 27001认证。

加密货币业者表示,加密货币业务最基本的大挑战是资讯安全,国际间台面上同业会依循业界共识作法,如FATF的国际金融合作、打击洗钱犯罪的框架,纳入虚拟货币的监管;在国内市场同步增加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辅导,如KPMG安侯建业辅导针对「交易流程简介」及「ACE EXCHANGE防制洗钱及打击资恐政策」的具体实施规划,今年来基于金管会一再新增的规定,投资在法遵的成本一再垫高,而且引进任何国际标准都需要经常更新,等于是持续性的经营成本加高。

沈高毅指出,虚拟通货的国际市场规模愈来愈大,政府除了对于一般投资者应该强化相关金融教育的普及,强调风险意识;对金融机构、虚拟货币交易商都有不同策略,虚拟货币交易商在合法合规过程,金融机构亦能积极合作,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MaiCoin #法遵 #加密货币 #合作 #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