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与主动权,北京声称要「牢牢把握」,华府近几年来实质上愈发「把握牢牢」。面对中美长期争霸的两个「牢牢」,台湾本身想要,或是将会被两强逼迫放弃对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与主动权吗?

主导权(agenda setting),讲的是实力,是影响力;主动权(initiative),讲的是动力,是意志力;而两者的基底都需具备高段智慧,方有可能适切发挥而获致效果。

大陆领导人习近平2013年出任大陆国家主席后,即在当年印尼APEC领袖峰会向我领袖代表萧万长表明:「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之后自2017年中共「十九大」以至2019年《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讲话,习近平将「祖国完全统一」与「民族伟大復兴」的连结愈益明朗,暗示了没有时间表的期限概念。

今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与主导权」写进了共党百年第3份《歷史决议》中。中国大陆在台湾议题上,不断对美拉高声量,加深红线,更在六中全会后的拜习视讯峰会上,直面正告美国拜登总统。

美国自从2017年底《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及2018年春发动对中贸易战,掀起全面抗中竞争态势;復鑑于两岸关系自2016年5月中断官方交流,民进党採取选边「亲美」政策,在对外关系与国防安全上,「倚美」的倾向愈来愈明显,美国在深知台湾必须寻求台海杠杆的需求下,自然掌控台湾及两岸关系的手也愈来愈「牢牢」。

在大陆提出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 (CPTPP)后,台湾赶紧递件申请,却不料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本月中宣布,不会加入CPTPP,而是寻求建立更高层次的「印太经济架构」。台湾「被加入」此新经济框架的机率不小,而高科技产业被迫进一步与大陆脱鉤的机率大增。

关于台澎防卫,美国自10余年前,力倡建构「不对称」和「刺猬堡垒」建军与作战概念,其后又强推「整体防卫构想」(ODC),最近再有等于变相强增国防支出的「对外军事融资」(FMF)之提议,其中或显露美国对于台海军力失衡以及台湾自卫能力的焦虑,却也在在显示美国伸手主导我国建军方向、军购品项、作战模式的强烈意图。

中国大陆为了民族伟大復兴,美国为了长期战略竞争,两强都意图「牢牢」地握住台湾。大陆愈主动的主导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两岸对等协商谈判的方程式就愈会遭到侵蚀;美国愈主动的主导台海情势发展方向,名为史上最好的台美关系,就愈像台湾被紧紧锁绑。

台湾如果将对外关系、产业发展、防卫作战等,都「唯美是从」,等于将前途命运交付在只关心自身利益的美国手中。台湾如果将任何稳住台海情势的论述、交流主张,都视为中共对台「认知战」,将一切改善两岸关系的念想都称为「亲共卖台」,等于将海峡两岸推向「敌我矛盾」的深渊,而由美中两强决定台海是否走向战争。

然而,无论是习近平的「东升西降」,或是拜登的「重建美好」,都需时间发展验证,强权争霸也不会在短期内看到赛局胜负。大陆追求民族伟大復兴的赶路进程,美国重建印太地区科技军事的霸主地位,台湾谨慎走在两强驳火缝隙的智慧避险,都必须至少确保未来6到10年,台海周边不要发生「不预期的意外」。

台湾的永续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交由北京和华府来决定,还是全力避免「被牢牢把握」,奋力争取自已的主动权与主导权?朝野菁英责无旁贷,年轻世代更要深思。(作者为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中华战略兵棋研究协会理事长)

#主导 #大陆 #美国 #主动 #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