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离岸风电日前正式宣布成功筹组超过450亿元专案融资,且此次融资主办行中有5家是公股银行(台银、兆丰、合库、一银、土银),总共吸引20家国内、外商银行共襄盛举,超额认购率超过230%,加上保险在国内自留率也超过5成。整体来看,国内金融业特别是公股银行投入家数与参与金额都是台湾专案融资模式的新纪绿,当然也是台湾金融机构支持政府离岸风电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离岸风电厂的开发工程整合难度高又属于高资本密集,开发商多採用专案融资模式,金融机构往往对开发业者无追索权或仅为有限追索权,所以银行需要深入地瞭解与管理风电场开发、兴建、营运各阶段大大小小不同的风险。像此次中能风电总经理王锡钦也有提到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鑑别出超过一千个风险,需要进行量化分析、追踪、与风险管控。
由于工程复杂风险高、开发商股权杠杆大、金融机构对专案融资模式陌生等特性,导致过往台湾金融业虽然资金充沛,但在离岸风电场的专案融资开发模式中大都属于陪衬角色,甚至比较难看到公股行库的身影。此次专案融资能顺利募集成功,背后的功劳可能大多还是要记在中钢身上,虽然中钢集团
此次并未实质担保中能彰芳
离岸风电场开发,但是中钢
透过出具『支持函』来支持
中能此次的专案融资,也因为有了中钢这泛国营事业的支持,才能让台湾的公股银行们这么积极投入。如果不是中钢愿意挺身而出设立中能风电与兴达海基,实际行动发展离岸风电,相信台湾本土金融业者对于这么大金额投入离岸风电专案融资模式仍然是诸多顾虑。
台湾金融业者其实一直积极瞭解、设法在金融面上加大对台湾离岸风电开发的力道,只是复杂的离岸风电场专案融资开发模式需要给业者有更多时间累积经验,当然相关金融制度面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像是今年金融总会的「金融建言白皮书」里面有两大建议都跟再生能源专案融资模式运作有关,后续我们也期许经济部与金管会在推动台湾离岸风电的发展上,包括开发商股权移转、电款请求权、与金融机构介入权等重要议题上有更多跨部会、或与业者间的沟通合作讨论,齐心推动台湾离岸风电2025年达成57亿瓦发电量目标。
日本、南韩、越南、印尼、菲律宾以及印度也都正紧锣密鼓地透过离岸风电来拉高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我们也期盼中钢集团继续透过中能风电与兴达海基肩负起发展台湾离岸风电的火车头角色,不仅只是现阶段在台湾发展离岸风电,未来更能带领相关工程厂商与台湾金融业者前进其他国家发展离岸风电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