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10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台湾总人口在2019年达到高峰,2020年正式转为负成长,中长期推估,未来减幅将持续扩大。面对人口结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国安危机,前国发会主委、现任台湾地方创生基金会董事长陈美伶指出,地方创生就是要让台湾发展不均衡、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变化时,用国家力量结合民间,让人口回流,亦即用地方产业的DNA,创造经济、振兴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依统计,过去10年一向维持人口增加率正成长的县市,扣除3个离岛,就是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新竹县市,其余皆为负成长。令人忧心的是,台湾人口数未来将持续下滑,从民国110年的负1.2%,一路下滑,至140年时负成长比例更达两位数、为负10.4%,并在民国159年负成长幅度扩大到14.6%。

陈美伶提出结合政府与民间的力量,推动地方创生的解方。推动地方创生多年的信义企业集团创办人周俊吉,在几年前加入「创业者共创平台基金会」,这个中小企业创业者的学习交流平台,协助新创业者站稳脚步;后又加入律师黄日灿的「产业创生平台」,期透过平台引进的国际技术与资金,与国际接轨,协助新创业者走出台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品牌。

为实现「台湾创生生态系」,让企业可相互支援,在不同的平台间双向移动与合作,信义决定成立「地方创生基金会」。有别于单纯捐钱或由政府画一块地,成立某某园区招商引资,原料、机器、技术,甚至大部分的从业人员都从外地来,地方创生基金会希望打造在地更紧密连结的产业,留住人才、持续创新,让社区发展生生不息。

推动社区营造的团队不免碰到资金、技术、财务等困难,透过地方创生基金会这个平台,协助邀请台湾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创投、天使投资人等有意愿、有能力者给予协助,媒合双方对接。

地方创生基金会已邀请来自各地的地方创生典范案例担任基金会董事,包含新北三峡推广职人工艺的「甘乐文创」创办人林峻丞、南投竹山「小镇文创」创办人何培钧、台南官田「把菱壳变菱炭」顏能通,以及花莲家咖哩创办人任聿新等,未来更将搜集地方需求、协助串接资源,进行传承。

#负成长 #创生 #协助 #创业 #地方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