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与选择权学刊》总编辑、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蔡莳铨以「疫后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场发展与变革」为题,提出他的观察。

他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股市大幅波动,全球衍生性商品交易量迭创新高,小型化及微型化合约已是主流趋势,未来可留意永续ESG、气候及碳权及加密货币等新商品。

蔡莳铨分析,2020年全球衍生性商品集中市场交易量达467.68亿口,创下歷史新高,年成长率达35.6%,也为近年来成长最快速的一年。其中,期货交易量成长32.7%,达255.46亿口,选择权交易量成长39.3%,达212.22亿口。

2021年1~6月衍生性金融商品成交量持续成长,相较于去年同期成长32.1%,其中,期货交易量成长17.8%,选择权成长50.2%。以区域来看,2021年1~6月亚洲和拉丁美洲成交量比其他地区成长快速,成长率分别为50.7%与51.7%。

2021年1~6月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量前三名分别为股价指数类、个股类和匯率类,其中,个股类交易量成长率达72.5%。

台湾的个股期货交易量今年成长幅度,呈现倍增,与全球市场趋势相同。

蔡莳铨观察,小型及微型合约逐渐成全球主流,主要是标的指数上涨使得商品契约价值提高,藉保证金门槛低、操作灵活、交易/避险策略更为精准,而年轻的散户参与度也会提高。他指出,2020年小型台指期货日均量达24.5万口,超越台指期货成为最活络的期货契约。

#成交量 #成长 #提高 #观察 #衍生性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