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为太鲁阁族原住民、父亲非原民的吴若韶,5年前到户政事务所申请登记为原住民遭拒,吴主张《原住民身分法》依姓名判定原民身分违宪,声请释宪,司法院大法官下个月17日要开庭辩论,这可能是明年1月4日宪法诉讼新制实施后的第一案。

实施73年的大法官释宪制度将有重大变革,《宪法诉讼法》2022年1月4日施行,大法官改採「宪法法庭」审理案件,并降低通过释宪的同意门槛,且人民可针对定谳判决声请释宪,惟不能溯及既往。

宪法诉讼最大的特色就是大法官在宪法法庭审理案件,对于受理案件与否改依裁定方式为之,且审理过程中如有必要将召开言词辩论庭;释宪结果出炉后,每位大法官投票立场都将对外公开且标示主笔大法官的名字。

现行15名大法官出席会议须有10位同意,才能作成违宪与否的决议。但明年1月4日后,宪法诉讼只要10名大法官出席评议,有8位同意,就可对释宪进行裁判,且立委声请释宪门槛,也从现行三分之一下调成四分之一,保障少数党救济管道。

依据最新公布的宪法法庭「庭期表」,依宪法诉讼新制排定开庭的案件,是关于原住民身分法规定,原住民与非原住民结婚所生子女,从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的姓氏才有原住民身分,是否违宪,有无侵害姓名权、人格权、身分权及性别平等。

本件声请人吴若韶主张,太鲁阁族传统旧习惯并无「姓氏」一词,其身分认定向来採取血统主义,太鲁阁族部落认定父或母为太鲁阁族原住民时,子女即为太鲁阁族原住民,其母为原民,子女当然取得原住民身分。

#原住民 #大法官 #宪法法庭 #宪法诉讼 #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