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主要有两只手,一只手用来审法案,一只手用来审预算。但2016年当民进党成为多数党,审法案的那只手,已萎缩成只剩盖章功能;仅存的另只手,随着昨天总预算被包裹径付二读,也宣告断掌,立法院恐已名存实亡。
有人说民主是自作自受,这种说法虽是对集体意志的展现过于悲观,但这些年民进党的一党独大,确让愈来愈多人有此感触。
2016年7月,蔡政府上路未满百日丢出「一例一休」,虽被劳工骂翻,行政院与立法院只因蔡英文一句「这是进步的立法方向」,就自顾自往前衝。此役虽一度让蔡政府撞到头破血流,但这种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快感,却也吹响政府走向权力傲慢的序曲。
尔后,立院开始习惯性当政院的「细汉」,再怎么倒行逆施的立法、政策预算,只要送到立院,只有不想过的,没有过不了的。虽然少数得服从多数,但民进党这几年在立院写下的零败纪录,又是以多少次「多数拒绝尊重少数」所换来的结果?
然而,过去民进党再怎么鸭霸,对预算再寸步不让,该有的程序一个不能少,但昨天突然不演了,径自将数以百亿计的总预算径付二读,摆明1个月后的今天就准备结案。
在立院,真正能细致审查法案、预算的场域就是8大常设委员会,这是立法与行政部门拉锯的主战场;政策调整、预算分配几乎都在这里发生,出了门口,就只能概略微调。因此,委员会之于国会有如神经中枢,当初民进党甫成为多数党时,就曾宣示要让委员会中心主义列为国会改革目标。
无奈理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傲慢成性的民进党不仅没兑现承诺,还大钻法令漏洞,破天荒将总预算跳过委员会径付二读,这是让立法院彻底丢盔弃甲,更是狠狠甩了「立法监督行政」这道民主底线的耳光。
此刻的民进党政府,显然已把立法院当成权力的推土车;没有制衡的民主,距离专制已不远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