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冠水鸡到典宝溪滞洪池作客。(高雄市水利局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红冠水鸡到典宝溪滞洪池作客。(高雄市水利局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滞洪池也可以保有生态多样化。高雄市水利局与高雄市野鸟学会共同营造典宝溪滞洪池的生态生物系统,在B区滞洪池做栖地试验,于水域中试验种植水生植物以提供丰富的栖地环境,并持续对鸟类生态监测调查,发现水雉来作客,令人惊喜。

典宝溪A、B区滞洪池完成后,有效解决冈山区白米里、刘厝里等一带的水患问题。水利局表示,典宝溪B区滞洪池面积约42公顷,面积广大,人为干扰少,生态极为丰富,根据野鸟学会2019至2020年调查,共记录到59种鸟类,并有彩鹬、水雉、黑翅鸢、黄鹂及红尾伯劳等保育类,其中又以水雉出现最令人惊喜。

该栖地营造试验于2021年5、6 月展开,种植菱角、印度莕菜等浮叶植物,歷经了大旱与今年夏季连日大雨导致水位大幅升降的考验,其中以印度莕菜生长状况良好,逐渐向外扩展范围,并记录到豆娘、水螟蛾幼虫、蜘蛛、多种螺类等生物利用逐渐形成食物链,可以提供黄小鹭、栗小鹭、水雉等生物更好的栖息与觅食环境。

水利局说,高雄市除了防洪治理,也致力溼地生态保育工作。营造试验结果显示,滞洪池生态环境营造具有其可行性,这次栖地营造的成功经验,会逐渐向其他适合的滞洪池推动,以提升滞洪池的生态链与自然景观,让民眾在免于水患之余,还能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拉近人类与大自然的距离。

典宝溪滞洪池已成为居民平日休閒的好去处,包含到当地散步、健身,或拉几把椅子到树下话家常,民眾多对社区旁拥有这样的设施保持肯定。

#水患 #营造 #水利局 #丰富 #滞洪池